体感设备可以获取身体的各方面信息,它的推广很有可能给医疗行业的未来带来革命性的巨变。
智能医疗是我真心看好的物联网应用,尤其是在中国,如果技术能推动体制变革来解决民生的话,是个功德无量的事情。智能医疗的事儿说了好多年,相关的网站也不少,APP也火了一些,但是真正能解决核心问题的还没出现。 马云十年能改变商业、微博四年能改变传播、微信两年多能改变通信,但医疗呢,何时才能改变?
近期有几个动向值得关注,一是穿戴类智能终端市场开始爆发,对体征的探测越来越深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二是“医疗终端+远程监测”的商业模式开始显现,笔者所接触的几个医疗器械公司从今年3月开始以万为量级开始出货,商业已从概念变成实际试水;三是淘宝昙花一现的挂号服务,看得出互联网巨头也想涉足慢慢打造一个对接医疗资源和患者资源的淘宝。
这些暗潮涌动之下,是否预示着智能医疗已经临近引爆点?
智能医疗是个泛概念,从大的方面说,有医院的信息化(包括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化流程、电子查房等)、医疗信息的互联网化(包括各类很火的寻医问药的网站、APP应用)、药剂医疗设备的物联网化(药品/血液/器械等RFID管理等)、远程健康监护乃至远程医疗等,应该说,前三类领域已经发展得相当迅猛甚至可谓成熟,而第四类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简单分析一下:
1、医院信息化:需求驱动的主体非常清晰,当前大医院基本都实现信息化改造,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引入,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过问题也很明显,至今都很少能看到哪个城市有通用的电子病历,这个不是技术的问题,你拿检查报告去别家医院看看试试,该检查的还是会让你检查。
2、医疗信息的互联网化:这个消费驱动也非常强,医院是稀缺资源,没动力把各类信息公布出来,但无数患者却有需要,于是催生了无数中间商搜集医院、医生、挂号、用药等信息,大大消解了原来的信息障碍,甚至还出现了可以直接和医生对话问诊的应用,但是这类应用还是专注于信息的公开化,没有涉足到核心流程。
3、药剂医疗设备的物联网化:这个在药品制剂、各类医疗器械管理上有非常强劲的需求,例如血液血浆的管理,不能出半点差错,慢慢也在从过去的条码管理慢慢朝RFID标签管理(可写可读)迈进,除了传统的监控血液的识别、定位、监控管理外,甚至有所处环境温度的监测等。
但是这些都不是能真正改变我们医疗感知的,医疗的本质是什么?流程简而言之如下:
1、患者:提供各类体征信息
2、医生:获得体征信息,进行诊断,下处方或提供治疗方案
3、药房:开药给患者(其他治疗则需要在医院进行)
以上这个核心流程目前只能在医院进行,这也是大多数人看病最头痛的地方,资源少、排队长、挂号难,要想看次病还要找关系,好不容易看上了,医生也忙得最多给瞅几分钟就开药,总之不舒坦。
所以,核心痛苦还是没有解决。
智能医疗的理想与现实
那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又能改变什么?一个理想化的智能医疗模式又是什么?
1、每个人:穿戴着体征感知设备
2、医疗服务提供商:自动远程健康监测、疾病预警、远程问诊
3、社区医院:根据问诊情况开处方药
4、社区药房:开药给患者
这个模式很理想,每个人不用经常上医院了,减轻了医院的压力;医院也不用每日消耗大量的资源进行低端重复的检测、开药,社区医院的价值也激活了,最终每个人也节约了时间,解决了问题,那么为这样的服务付出一点点钱就可以让整个商业模式转起来。这就是大部分远程医疗集成商讲的故事,每次听完都特别神往,真心觉得好。可是如此好的模式却非常少很成功的案例,否则早就在你我身边了。
为什么很难?
1、习惯问题:看病是一个不能出差错的事,只有是面对面沟通才给人以安全感,所以目前所谓的远程医疗往往是类似高清视频会议,就像思科推广的网真系统。
2、体征检测设备还不够:基本的传感设备只能做最基本的健康体检,更专业的设备还很难进入家庭,当然现在国外已经出现家用的基因检测等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体征检测越来越强悍只是个时间问题。
3、“好”医生资源稀缺: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医疗的需求就是要准确快速的治好病,绝大部分人生个小病都要撇开门庭冷落的社区医院而去挤大医院,其实就是个信任问题;而从另一方面,大医院的好医生已经供不应求,医院和医生参与其中的意愿并不大。当然很多方案商提出在智能医疗下医生看病效率更高、获得分成收入更多。
4、产业链难以整合:上述的智能医疗实际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变革,涉及到医院、社区医院、药店、医疗器械商、系统集成商、医疗健康公司、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等,合作难度非常大,要理顺这个关系,政府引导是必须的,但即便如此也是困难重重。
5、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问题: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疗是个敏感行业。医院出问题都头疼不已,更别说远程状态下出问题了,产业链更长,责任更扯不清。所以远程医疗相关的政策不明确,行业很难健康发展。
因此,智能医疗核心的问题是:从传统的医院线下模式过渡到以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线上模式,终端、平台、医患双方太多的东西需要改变,就如同当年淘宝们改变商业形态一样。那穿戴类终端的崛起可以充当引爆点吗?
终端是基础,但核心是运营平台
首先没有终端的普及是不可能推动智能医疗的。这两年智能健康终端的突然爆发式增长为智能医疗创造了条件,现在面向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智能终端简直眼花缭乱,智能手环、智能运动鞋、智能体重计、智能血压计、带尿液分析的智能马桶甚至测基因的设备已经在消费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迅速爆发,而且这些设备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用“终端+云平台”模式,这种模式实际就是智能医疗的雏形。但是这类应用的云平台往往只是数据的罗列展示,缺少拥有医疗资源的另一方的参与。
而这所谓的另一方,也在向用户靠拢。一方面,传统医疗设备厂家已经动了起来,已经有不少血压监测(比如北京华录)、血糖监测(比如中山新联)等设备厂家,开始提供远程医疗保健服务。另一方面,专业体检中心也在探索云健康服务,相比医院,民营的专业体检中心对新技术、新模式更感兴趣。
虽然草根的各方正在各自领域野蛮生长之中,但是真正的资源拥有者——医院还没为之所动,缺少一个中间的连接者,能打动医院入驻,能统一收集个人各类终端采集的数据,能提供医患双方的服务平台,这才是真正的核心。
因此,穿戴类终端只是基础,一个创新的运营平台才是智能医疗的引爆点。
谁具备做智能医疗运营平台的气质?
这是一个可能诞生另一个淘宝的地方,很多公司都盯着,但它又太特殊了,所以真难。现在健康服务公司(体检中心)、医疗设备厂家、创新型医院、互联网企业、穿戴式终端厂家、通信运营商都在想成为玩家。
那谁具有这种气质?我看好健康服务公司或创新型医院,不少这类机构都具有强烈的互联网思维,有相当多创新投资的入驻,又具有一定行业资源,是这个行业的鲶鱼。
医疗设备厂家虽然也有自行搭建平台的,但跨厂家的设备服务难以协调,医疗资源也较少,穿戴式终端厂家也类似。而互联网企业和通信运营商也具有平台建设和运营的能力,但是行业准入和行业资源的缺失,他们可能成为一个合作者,而非主导者。
而当前做医疗的人,都特别看好高血压和血糖等领域所谓慢性病监测市场,这又是健康服务公司或创新型医院的擅长领域,也就是所谓面向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传统医院接待每天如潮的患者都来不及,一般不会有动力去做面向患者的类似客户管理的工作,而健康服务公司或创新型医院却往往着重提升这类服务。而这块的市场又足够的大,高血压患病人数大概占20%,尤其是富有人群更高。其商务模式也非常清晰,高端客户愿意为自己健康买单,而且很多是公司为高管或为客户购买健康服务。